就在股市大起大落,投資者為資金避險嘗試其他理財方式之時,移動理財剛好伴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電子錢包、Square讀卡器、近場通信技術等在移動支付的廣泛應用成為“互聯網+金融”下的創新模式,各類生活理財產品如余額寶、陸金所、銅板街、隨手記成為人們的更偏愛的記賬、理財、投資工具。移動理財也逐漸成為一種理財新潮流,甚至被看做是繼移動支付后移動金融的下一個風口。但移動理財要真正成為撬動國計民生的新生產生活方式,到底還有多遠,我們不妨細細叨一叨。
起底移動理財模式
互聯網時代,支付寶、招財寶、螞蟻小貸等輕松完成在線支付、O2O、小額貸款、保險等各種資金配置層出不窮時。傳統金融還沒來得及反應,余額寶、娛樂寶、銅板街、京東“媽媽理財”、微信支付等就在移動互聯網里異軍突起,一鍵實現移動支付、網絡借貸、眾籌融資、在線理財等,移動金融開始成為中國社會的新常態并開始裂變,用戶迅猛增長。
數據顯示,去年第一季度,我國移動金融應用的用戶數量才3.3億,而到今年第一季度,用戶就到了7.6億,增幅高達130%。而移動端理財較之pc端,比例迅速上升.如蘇寧定期理財產品的移動端申購上半年就占比接近80%,蘇寧零錢寶銷售PC端和移動端占比已接近3:7。剛剛過去的7月,銅板街也宣布交易額達到230億,且這些幾乎都是通過該平臺手機客戶端完成的。移動金融尤其是移動理財,正融合移動通信與金融理財服務,以其便攜快捷、不受時間地域限制、低成本高效率等特性,高速顛覆傳統在線理財市場,成為股災后的避風港,投資者們的新戰場。國內理財類APP用戶更是異常活躍,支付寶錢包等平臺用戶月活躍數已經突破千萬。移動理財產品從支付、股票、記賬、理財、基金等類別中衍生出來多類模式。
第一類:貨幣型基金
以余額寶、蘇寧零錢寶為代表,集支付、收益、資金周轉一身,投資者通過移動支付企業購買傳統金融產品,無需手續費。這種模式降低了投資門檻、帶來了一定投資回報,但收益取決于貨幣市場間資金利率水平,隨市場浮動,如今余額寶收益率跌至3.3%,讓投資者大跌眼鏡。
第二類:綜合性移動理財平臺
以銅板街為代表,其移動客戶端上有基金產品,也有保理產品、票據產品、債權類產品以及融資租賃產品,就像一個移動理財超市,讓用戶更多的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理財產品, 近日,該平臺上線移動網頁版,更豐富了理財碎片化的需求,因其操作簡單,風險較低,得到眾多理財用戶青睞,據其官方數據顯示月活躍用戶達300萬以上。
第三類:P2P理財
以人人貸、陸金所等為代表,是最直接的互聯網理財方式,資金在P2P平臺上直接流向資金需求方,出資人享受資金出讓的收益。此類收益一般在8%-15%之間,且相對安全,受保守型投資人偏愛。
第四類:P2C理財
是對P2P的延伸,是中小型企業通過網上借貸平臺向投資人借款,投資人獲取利息收益的一種模式,以積木盒子、匯富寶為代表。連接的多是個人與企業,其模式更接近于眾籌,可解決中小企業的短期、急需貸款等難題。
第五類:P2S模式
以天天分期、藍融匯為代表,這類平臺一般聯合商家實現資產的“自產自銷”,滿足需求者對生活品質的高要求也降低了需求者的成本,同時強調理財體驗和理財文化,可形成資產生產和理財服務的“閉環”,是供應鏈金融的互聯網化。主要用戶是有著良好互聯網使用習慣的年輕白領階層或學生。
除此之外還有傳統金融機構自己設立的電子平臺,如平安集團的“壹錢包”以及互聯網、基金公司聯合的理財產品,如騰訊聯合華夏基金創立的騰訊理財通等。
越來越多樣的移動理財形式無非在印證同一個事實:互聯網金融呈現移動化、社交化和產業化趨勢,我國金融消費者的理財習慣開始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這或將助推誕生出新的經濟業態。
那些避之不及的系統性風險和考驗
移動理財盡管看似“前程似錦”,各家使出“七十二變”大展拳腳,但本質還是金融,金融契約的內涵和金融風險的內涵都未變,安全和風險控制仍是核心。這些避之不及的系統性風險和考驗必將成為移動理財繼續前行的絆腳石。
網絡支付系統的風險
移動理財是含有移動支付環節的移動金融,交易的過程就是互聯網服務端和移動用戶終端信息互聯的過程,傳統互聯網安全問題如服務器安全性不強可能遭到網絡攻擊和黑客竊取數據;用戶終端安全性不高如移動金融理財軟件自身存在的漏洞,敏感數據加密不嚴就可能導致病毒、木馬竊取用戶隱私信息得逞。同時理財是高度私密的商業行為,信任是關鍵一步,一旦發生系統風險,用戶對平臺的信任便很難再建立。另外便捷操作與網絡安全此消彼長,移動理財手續簡便也降低了支付的安全性。信任、便攜和安全是尺碼,理財平臺應做好權衡和分配。
操作與交易風險
理財交易過程中,電子扒手,中毒,誤裝惡意應用,網上詐騙如市場操縱、知情人交易、無照經紀人等,黑客攻擊、電腦病毒破壞等等都可能導致資金損失。且理財交易受網絡影響,操作過程如若遇網絡不穩定或延時數據錯亂也可能產生財務風險。
市場、信用、流動性、聲譽、法律等風險
這是移動理財作為新型金融平臺面對的新的挑戰。平臺與借貸人、投資者三方的信用、聲譽、擔保物等資料真實有效性決定著平臺的生死。而目前我國對個人信息、隱私的保護機制嚴重缺失,信用擔保制度不健全等,使得移動理財在場景開放的移動支付環境中風險更加突出,要知道移動理財的本質是:去中心化,長尾、大數據,這時候大數據需發揮作用為移動理財保駕護航。同時作為理財平臺應銷售符合市場利率的理財產品,選擇最好的公司、項目進行合作,從團隊、數據、模式、風控能力等各方面減少金融系統性風險,最大限度確保平臺安全系數,提升用戶體驗。
另外必須提醒:“去擔保”和“弱化保障作用”是平臺必須明確的重點,當用戶信任度和口碑成為決勝力量,用戶體驗和收益保障是最基本的標尺。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后,那些有著健康商業模式、具備核心競爭能力的移動理財平臺將會脫穎而出,行業加速洗牌,像騰訊這樣的依托自身強大系統建立的理財平臺,即通過快速建立與客戶隨時隨地連接的能力,充分利用二維碼、定位技術、社交媒體、APP、供應鏈自服務等連接技術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銅板街這類綜合性理財平臺率先與銀行合作,倡導“合法、合規、透明”的移動理財環境,一方面構建安全可靠的交易流程,另一方面也實現了交易全程監管,確保了投資用戶資金的安全性。
經濟波動風險以及利益分配問題
社會經濟大環境的波動對移動理財的影響不可估量,股市重災之時,移動理財便受益,反之則可能萎靡不振。同時移動理財涉及環節多,各方利益分配也存較大風險。包括銀行、支付企業、軟件廠商、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在內的上下產業鏈在尚未形成可持續的、各方共贏的利益分配格局以及明確的權責分擔機制時,就很可能出現業務不暢和低價值競爭等情況,直接影響用戶體驗。選擇合適的時機進入,各個角色權益的分配是每個平臺都要做好的抉擇,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應用場景建設及用戶使用習慣培養的時間風險
移動理財是移動、理財和“+”的三者融合:移動意味著用戶,他們打破時間地域限制,隨時在線;理財是核心能力,是做用戶價值創造;“+”是場景應用,通過移動和金融理財的融合連接不同行業,放大平臺價值。移動理財雖不像移動支付那樣需要豐富便捷的“應用場景”。但一個行業的發展進度往往受用戶使用習慣的成熟度和場景建設的發展速度影響。況且剛接觸移動支付和移動理財的消費者安全習慣較弱,客觀上放大了平臺風險。對用戶時間和場景的搶占已經成為移動理財最大的競爭點。近期發生的支付寶、微信不間斷的線下移動支付商超大戰,銅板街順勢上線移動網頁版,都是為了快速培養用戶使用習慣,構建更加便利多元的使用場景。曾經POS機的出現極大促進了信用卡的普及,如今移動理財也需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
總之,移動理財面對互聯網自身存在的安全問題和金融業特有的系統風險都是艱巨的任務,如何保證客戶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安全以及在互聯網環境下防控金融風險是移動理財能否大步邁進的重大考驗。行業亟需建立一套規范、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合法、合規、透明”的移動理財環境才是民之所向,我們希望一邊在享受智能化、信息化的移動金融服務同時,一邊也在締造互聯網金融新的春天。當然我們看到央行7月31日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行業進化剛好開始!